无心百科网

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时,为了不使秧苗受冻,为什么早晨多排水,傍晚多灌水呢?为什么初春这么冷呢

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时,为了不使秧苗受冻,为什么早晨多排水,傍晚多灌水呢?

有一句农谚:清明断雪,谷雨断霜。这是农民从清明至谷雨,掌握天气气温的重要依据。尤其清明时季,白天与晚上、晴与阴天,气温反差特别悬殊。农民在初春播种培育水稻秧苗时,特别重视这段时间秧田温度的掌握。温度很重要,掌握精准有助秧苗顺势发芽生长,反之,可以受气温影响,种籽或秧苗因寒冻致枯萎而亡,换言之就是秧苗在初春这段时间严防受冻,应适时保温保暖,此举可堪称秧田管理最重要环节。因此,晴天农民会根据秧龄进行排水、灌水:

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时,为了不使秧苗受冻,为什么早晨多排水,傍晚多灌水呢?为什么初春这么冷呢-图1

一、芽床期

芽床期是不能灌水的,苗床一般干爽湿润为宜,以碎草、草木灰铺盖防冻。

二、一针期

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时,为了不使秧苗受冻,为什么早晨多排水,傍晚多灌水呢?为什么初春这么冷呢-图2

就是秧苗未开叶期。这段时间秧田水位白天为苗长1/3,晚上水位保存为苗长2/3合适。

三、一叶一芯期

白天早晨排水水位保留为苗长1/3,傍晚灌水水位保留为苗长2/3合适。

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时,为了不使秧苗受冻,为什么早晨多排水,傍晚多灌水呢?为什么初春这么冷呢-图3

四、二叶一芯期

秧苗达到二叶一芯,已经到了气温安全期,一般不存在防寒防冻。

初春农民管理秧苗,为什么采取早排夜灌呢?因为水吸热快,升温快,它能充分吸收太阳的热量,储存“体内”,然后慷慨无私奉送给秧泥。秧泥吸热慢,放热慢,正好与水形成互补(在单位时间内一单位水吸热温度要高于二单位水吸热温度;在单位时间内一单位水/泥温要高于二单位水/泥温。),

你好,很高兴回答你问题,希望对你有帮助。 水是自然界比热容最大的物质,在吸收/释放相等热量的情况下,温度升高/降低的速度比等质量的其他物质都慢。

初春夜晚较冷,所以夜间往田间灌水,使秧苗周围环境温度不至于降得太快,以防秧苗受冻。

白天要排水,因为如果此时田里还有很多水,稻田里的温度不易升高,不利于秧苗进行光合作用。而且稻田长期积水会导致植物烂根。



寒潮为什么多发生在初春和初冬?

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,群众习惯把寒潮称为寒流。所谓寒潮我国,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。寒潮一般多发生在秋末、冬季、初春时节。我国气象部门规定: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,一天内达到10℃以上,而且最低气温在5℃以下,则称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。可见,并不是每一次冷空气南下都称为寒潮。

在北极地区由于太阳光照弱,地面和大气获得热量少,常年冰天雪地。

到了冬天,太阳光的直射位置越过赤道,到达南半球,北极地区的寒冷程度更加增强,范围扩大,气温一般都在零下40℃—50℃以下。

范围很大的冷气团聚集到一定程度,在适宜的高空大气环流作用下,就会大规模向南入侵,形成寒潮天气我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。从我国往北去,就是蒙古国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。

西伯利亚是气候很冷的地方,再往北去,就到了地球最北的地区——北极了。

那里比西伯利亚地区更冷,寒冷期更长。影响我国的寒潮就是从那些地方形成的。

位于高纬度的北极地区和西伯利亚、蒙古高原一带地方,一年到头受太阳光的斜射,地面接受太阳光的热量很少。

尤其是到了冬天,太阳光线南移,北半球太阳光照射的角度越来越小,因此,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热量也越来越少,地表面的温度变得很低。

在冬季北冰洋地区,气温经常在-20℃以下,最低时可到-60℃——-70℃。1月份的平均气温常在-40℃以下。

由于北极和西伯利亚一带的气温很低,大气的密度就要大大增加,空气不断收缩下沉,使气压增高,这样,便形成一个势力强大、深厚宽广的冷高压气团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为什么初春这么冷呢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

本站非盈利性质,与其它任何公司或商标无任何形式关联或合作。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:83115484#qq.com,#换成@就是邮箱

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nmdcgcs.com/w/55082.html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